- · 《防护林科技》投稿方式[11/04]
- · 防护林科技版面费是多少[11/04]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防护林科技论文下载(防护林科技编辑部)(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党委委员。现任华北工学院分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1985年参加创办山西省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并筹资创办会
、党委委员。现任华北工学院分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1985年参加创办山西省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并筹资创办会刊《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工作8年,为山西中专教育做了有益的工作。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坚持教书育人,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干部理论教育中,坚持学以致信,公心为本,求真务实。1988年获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89年获山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工作者、1995年获山西省先进理论工作者、1996年获太原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分子等称号。撰有“论调查研究与开拓创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发挥山西军工的优势”、“新时期高校德育的系统思考”、“多办实事,稳定青年教师队伍”、“论社会主义改革价值观”等多篇论文,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原法宪 1937年8月生,山西省运城市人。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林学
专业本科
毕业,1960年参加工作。曾任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山西省西山防护林建设局主任工程师,山西省造林局副总工程师,山西省林学会理事、杨树委员会副秘书长。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从事林业工作37年,在科研、生产及规划设计中均取得一定的成就。通过刺槐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确认刺槐达不到“常异花授粉植物类”之列,并于1982年在吉县创建了刺槐种子
园,生产优良苗木已用于生产;通过调查研究确认了五台青扬与德国专家瑞德尔在四川采的定名标本为同一种,并推出园果青杨新类型,为山西省青杨树种确定了培育地位。由此,林业部确定由他编写《森林》中青杨林一章。1983年后,结合生产在吉县(清水河流域),汾西县、静乐县(王村沟)、偏关县(大庙山)分别建立绿色走廊、林岛式、网脉式和仿三度式四种具国内先进水平的防护林体系模式工程,面积6万余亩,均获成效。1987年以来,主持了吉县、隰县、中阳县、大同县和偏关县等5个以防护林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农业模式工程,提出了径流林业,农林复合经营、立体结构等观点,已建成10万亩样板工程,对农林生产起到推动作用。1986—1988年,受聘为林业部三北局顾问,主持编写“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1978—2050年)”这一国家级重点项目,同时开展发展战略研究。该规划已正式批准由国家计委列入专项建设,指导三北地区551个县林业生产。此外,他在省内主持制定了17个县级以上林业规划,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首次制定了应县林业经济发展规划,亦通过鉴定和实施。多年来,通过科研和调查,公开发表论文48篇,合著和编写出版《山西省杨树图谱》、《山西太行山绿化战略研究》、《山西飞机播种造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山西省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指南》等6本著作。“山西青杨”获1979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杨树良种的引进推广”获1982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1978—2050年)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获1992年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他均是主要完成者。原海友 男,1937年3月生,河南偃师人。副研究员,党员。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曾任河南省偃师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邯郸市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偃师市文艺创作组搞专业创作。写有剧本《柜台内外》(曲剧)、《红岭庄》(豫剧,合作)、《钟声呼亮》(豫剧,合作)、《寨》(豫剧)等。其中曲剧《柜台内外》1973年参加河南省戏剧汇演,被评为优秀剧目,获一等奖,1975年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戏剧汇演,剧本先后被文学出版社、河南出版社、河南文艺作品选等出版单行本,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长期播放。该剧还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百家文艺团体移植上演。还写有戏剧、电影评论:《评〈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评电影〈早春二月〉》、《谈评剧〈会计姑娘〉》等50多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纸、刊物。80年代后,专业从事史学研究,合作主编出版有《偃师组织史》等,其中《偃师历史大事记》、《嵩岳巍巍》分别获得河南省党史系列1993-1995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还曾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论文、专访、杂记、随笔等一百多篇,其中较有影响并被多家报纸刊物转载的有《东陵盗墓的前前后后》、《释弘川法师归根记》、《浪荡汉新传》、《游唐僧故里》、《宋陵采石场记》、《明星,闪烁在伊洛河畔》等。1990-1995年曾连续3次被评为洛阳市先进党史工作者,被市委命名为“党旗下的标兵”。原俊钦 男,1937年9月生,河南孟津人。高级工程师。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现任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退休。系库车大化肥建设指挥部顾问、国际文章来源:《防护林科技》 网址: http://www.fhlkjzz.cn/zonghexinwen/2022/1212/416.html